导读: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与比例不断增长,增龄引起的骨骼系统退化性疾病成为老年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其中骨质疏松是大部分老年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全身性骨骼退化,表现为骨量减少、骨质降低(尤其是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物理强度明显减弱,骨折危险性显著增高。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中因轻微暴力引起的脆性骨折,占肱骨近端骨折的75%,占髋部骨折的80%,胫骨及踝部骨折的60%,桡骨远端骨折的50%。
骨质疏松不能轻视
骨质疏松是引起其他骨骼问题的重要原因,WHO预测,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骨折将成为社会与公众一个重大的保健问题。松所引起的脆性骨折是老年人最主要骨折原因。除骨骼本身退化的因素外,老年人视力、听觉等感觉器官功能衰退及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功能退化,使老年人跌倒和外伤的几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以上是骨折发生的重要诱因。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并发症,亦往往是骨质疏松患者首次就诊的原因。
骨质疏松怎么办?
因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必须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是易被忽视的常见病,甚至在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之后,骨科医师的注意力也往往主要集中在骨折的治疗上,而对导致骨折的原因——骨质疏松症,未能作出诊断也未予以必要的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适量蛋白质、维生素D、钙剂及其他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素的摄入;日照与户外运动;纠正吸烟,酗酒、偏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治疗及骨量丢失的预防;对已确诊骨质疏松症或已有脆性骨折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有益的、十分必要的。
标签: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治疗 骨质疏松的危害
- 上一篇: 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多喝水
- 下一篇: 胃不好的你,少吃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