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牙疼不是病”,大多数人不把口腔问题当回事儿,更不会把牙周病和癌症联系起来。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刷牙不彻底导致的牙菌斑、牙周炎问题可能加大患癌症死亡的风险。
据报道,1/5的癌症患者有口腔感染和发炎症状。一项研究显示,严重的牙菌斑、口腔细菌问题会将患癌死亡的风险增加80%,可能减少13年寿命。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最新研究也发现,牙周病会让食管癌风险增加228%,胆囊癌风险增加73%,并与乳腺癌、肺癌等关系密切。
一部分牙周病来自遗传或错误的用牙习惯,但绝大多数牙周病都是清洁不到位所致。
7个错误的刷牙方式
人们常会使用刷牙来保护牙齿健康,但却不知道正确刷牙的方式和步骤,虽然天天刷牙并未发挥防治牙病发生的效用。长期下来反而会为牙齿带来不利的影响。以下列举几项日常生活中刷牙的错误方式,看看你中了几个。
1.刷牙前牙刷先沾水
大部分的人都有用牙刷沾水后再刷牙的习惯,不过牙刷一旦变湿,就很容易产生泡沫,而以为已经刷了很久时间,因而结束刷牙,但其实这个时候,牙齿还未完全清洁。 牙膏的功用,是透过里面所含的洁牙成分与牙齿轻柔地持续摩擦,以达到清洁之功用,所以挤上牙膏后,牙刷不沾水,慢慢地刷至出现细微泡沫,牙膏的洁牙成份才会发挥最佳作用。
2. 习惯起床后先刷牙
一般而言,起床刷完牙之后,大多数的人才会开始享用早餐,因为饭后酸性物质产生快速,宜在饭前刷牙,将齿垢清除后,以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 不过,有不同研究显示,刷牙后马上进食,牙膏内所含的护齿成分停留在牙齿上的时间太短暂,无法完全发挥护牙效果,应饭后刷牙。不论哪一项研究皆有其道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起床后先刷牙清理一夜的口中细菌;进食后,再漱口或刷牙,清除食物残渣,降低蛀牙的机率。
3.使用冷水刷牙
早上起床打开水龙头,直接就使用冷水刷牙,这是一般人普遍的习惯。但研究发现,最适合刷牙的温度宜与体温相近的35℃-37℃,且牙膏内的摩擦剂和氟化物也能获得良好的发挥。 经常使用冷水刺激牙齿,容易导致牙齿敏感酸痛、牙龈出血等牙病,造成牙齿的损害。尤其在冬天,老人与小孩的牙齿、或补过的牙齿相对较为脆弱,应尽量避免口腔内忽冷忽热,引发敏感性牙齿。
4.牙刷愈大愈好
每颗牙齿的大小不一,再加上最佳的刷牙法,是每次刷牙能够刷到2-3颗牙齿,每次刷10下后,再往下一区移动。 所以牙刷并不是愈大愈好,为了能够完成口腔清洁工作,宜挑选一把刷头大小约2.5-3颗牙齿宽度的牙刷,不过牙刷大小因人而异,因此选择牙刷的大小以能将刷头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标准。
5.大力刷牙就愈干净
刷牙力道的大小每个人不尽相同,只要能够刷干净齿面即可。如果力量太大,反而会使牙齿损伤,也会伤害牙龈,引起口腔溃疡等问题,所以应多加注意力气拿捏,此外也应注重刷牙的方法,以保持牙齿的健康。
6.超过90%的人习惯横着刷牙
超过90%的人平时多使用“拉锯式”的横向刷牙,但这种方法无法有效清除齿缝间的残渣,且容易磨损珐琅质、擦伤牙齿表面,长期还会造成牙龈萎缩、牙齿根部楔形缺损和牙本质敏感等等问题。正确的刷牙方法应为,牙刷在前面左右两边的部分应保持45°,中间则顺着齿缝竖着刷牙,上下提拉刷动,后面的臼齿部分,则采取横向刷牙法,不同位置所使用的刷牙法也不尽相同,重要的是能够完美清洁巩固牙齿。
7. 刷牙时间过于短暂
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为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齿缝间的无色细菌,容易导致牙龈发炎、龋齿等等的问题。据调查每人每次刷牙时间为59秒,大家普遍认为,只要将食物残渣清除即完成刷牙,导致刷牙时间太短,而无法澈底清理口腔清洁。
下面专家教你最标准的刷牙姿势,回去照着这个认真刷牙吧!
国际口腔医学界有一个公认的“80/20”原则,即80岁时至少存留20颗健康牙齿。
然而现状是,有人20多岁就口腔问题频发;30多岁就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还伴有牙周炎;才过50岁牙已经掉了好几颗……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35~44岁人群(检查32颗牙)平均存留牙数为29.4颗。
以口腔内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无附着丧失或附着丧失不超过3毫米为标准,牙周健康者不足两成。
牙周病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但其早、中期没有明显症状,绝大部分国人又没有定期看牙医的习惯,因此很难早期发现,直到牙齿松动时,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牙不好可能诱发5种病
牙周病治疗及时基本可以痊愈;若任其发展,则引起深部的牙槽骨吸收,形成牙周炎。
轻度牙周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腔异味;
中度牙周炎会导致咀嚼无力、牙床肿痛、牙龈退缩、牙根暴露;
重度牙周炎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疼痛等症状,无法咀嚼食物,最终牙齿脱落。
多项研究表明,牙周病除了与癌症相关,还可能诱发以下疾病:
心血管疾病
口腔是一个细菌储存库,一旦有了牙周病,牙骨吸收,细菌趁机入侵血液循环系统,形成暂时性菌血症。
若细菌随着血液进入心脏,就可能形成心内膜炎;若进入冠状动脉,就可能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消化道疾病
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内科专家首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它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罪魁祸首。
后来医学专家在唾液、牙菌斑中也检测到了这种病菌。一旦患了牙周病,幽门螺杆菌浓度就会大增,随着吞咽进入胃部,繁殖壮大,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肺炎
牙周炎越严重,患者得肺功能就越差。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与口腔内剩余牙数量、牙菌斑数量以及是否定期清洁、治疗等都有关系。
早产
牙龈发炎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释放出炎性因子,导致孕妇血糖代谢不良,更容易早产。此外,孕妇牙痛影响进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间接损害胎儿健康。
糖尿病
牙周病和糖尿病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并且病变损害严重、进展迅速,经常伴发牙龈脓肿等。
反过来,牙周炎会使胰岛素受体迟钝,胰岛功能下降,增加糖尿病患病几率。因此,控制糖尿病必须控制牙周感染。
- 上一篇: 各阶段宝宝刷牙方法,不知道你就out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