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大全 >> 外科 >> 正文

教你怎样诊断肌肉萎缩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3-9-2 14:00:00 点击:-

导读: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那么要怎样来诊断是否是肌肉萎缩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病史检查:对病人进行病情了解,注意年龄、发病部位、急性慢性、起病快慢、病程长短;有无感觉障碍,萎缩是局限性还是全身性;肌力如何,有无肌肉跳动和疼痛,活动后是加重还是减轻;有无伴发全身性疾病;还有病人的药物应用史及中毒史;有无特殊的遗传性家族病史;有无感染史和预防接种史。

2、体格检查:注意肌肉体积和外观,临床上肌肉萎缩的诊断,应两侧对比即肌肉萎缩的范围、分布程度、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观察、有无肌束颤动来判断;注意有无全身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恶性病变等。这也是肌肉萎缩的诊断依据之一;肌肉萎缩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应注意肌容积与肌力的比较,注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力,肌张力。

3、肌力和肌张力肌肉萎缩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应注意肌容积与肌力的比较,注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力,肌张力。检查时应在温暖的环境和舒适的体位下进行。应让患者尽量放松。可通过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患者的肢体时所感知的阻力来进行肌肉萎缩的诊断。

4、辅助检查:可以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来进行确诊是否具有神经源性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废用性肌肉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肉萎缩;是否存在肌肉组织本身的病变和各种疾病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诊断肌肉萎缩需要做的一些事项介绍。如果您得了肌肉萎缩,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标签:肌肉营养障碍   病史检查   体格检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