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 >> 泌尿系统 >> 正文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来源:网络 时间:2010-1-22 11:37:09 点击:-

血糖是指血中所含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的水平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7.8mmol/L。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型及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我国18岁以及18岁以上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 000多万,另有近2 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3.4%上升到3.9%。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病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亦迅速增多,已经成为儿童及青少年这个时期的一大健康问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国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它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早期可以没有什么症状,血糖过高时可以出现“三多一少”症状,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并且出现疲乏、无力及精神不振等衰弱症状。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把糖尿病分为以下4种类型:

●1型糖尿病:起病急,血糖高,病情起伏波动大,并且不容易控制,起病时大多数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常常须要终身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大多数发生于成年人,病情一般比较缓和,有的患者仅仅在体检中发现。治疗以运动饮食控制为主,或者加用口服降糖药,需要时也可以用胰岛素治疗。

●特殊类型糖尿病:例如基因缺陷型等。

●妊娠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99年提出糖尿病诊断标准,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就可以确诊糖尿病(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年人一致):

·糖尿病症状,加上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毫摩尔/升(126毫克/分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与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能反映出患者最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把我们国家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定为小于6.5%,超过这一标准就说明血糖控制不理想,应该更多注意饮食、运动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2.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1型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药物影响等。

●2型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因素包括:

遗传: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几率比较高;

肥胖:吃的多,运动少,肥胖病患者比一般人糖尿病发生率至少增加2倍;

性别:女性高于男性;

年龄:中老年人发病率比较高;

胎儿及新生儿期营养不良;

吸烟、药物及应激。

3.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

●发病率高,病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多饮、多食、多尿,可以选择吃的食物种类减少,感染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严重不适。

●并发症发生率高,危害严重

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症等,糖尿病还可以影响机体的心脏、肾脏、微血管、周围神经等,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尿毒症、白内障、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致残、致死性。

●经济负担重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因此给家庭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心理障碍

糖尿病患者终日担心并发症和医疗费用支出,精神压力很大,主要表现为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及抑郁症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可以高达30%~5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