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 >> 正文

患有高血压的你知道降血压时要注意什么吗?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3-5-30 17:55:00 点击:-

导读: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现在很多人都患有高血压这种疾病,当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时,很多高血压患者都采取各种方法把血压降下去,以免血压高带来的一系列不适。但是在降血压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注意,一面降压不当反造成严重后果。
 
降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不要盲目降压。首先弄清是否因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动脉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须找出病因 ,对症治疗。
 
2、用药剂量和种类不能雷同。应按病情轻重分级治疗,并注意个体差异,药量因人而异。
 
3、用药尽量不要单一 ,除轻型或刚出现的高血压外 ,应联合用药 ,复方治疗。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 ,减少每种药物剂量及其副作用。
 
4、坚持长期合理服药,勤测血压 ,及时调整剂量 ,巩固疗效。
 
5、宜逐渐降压。对无并发症的患者 ,要求使血压降至 140/9 0毫米汞柱左右。过度降压可使脑、心、肾供血不足导致进一步缺血,轻者头晕 ,重者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塞。
 
6、合理服用降压药,不宜骤然停药 ,以免引起血压升高。
 
7、防止情绪激动,保证睡眠充足 ,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如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8、戒烟、避免过量饮酒。防止饮食过腻过饱 ,宜清淡 ,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少进食盐和胆固醇过多的食物。
 
用药须知
 
众所周知,服用降压药时需谨慎。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却因缺少这方面的常识或习惯使然,走进了服用误区,影响了治疗效果。
 
一、防首剂反应 即患者第一次使用某种降压药物时,由于机体一时不适应,可能会产生心慌、晕厥等不良反应,甚至感到服药后症状加重,这又叫首剂综合征。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压力反射不敏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更易出现首剂反应,容易引起上述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哌唑嗪。为此,高血压患者开始服用此种降压药物时剂量宜小,一般主张为常用量的1/3,以后逐渐增加至治疗量。

二、防看价吃药 有人在选用降压药物时,片面地认为药的价格越贵降压效果越好。其实,药品的价格和效果并不成正比,一些廉价的大众降压药同样有不错的疗效,服用得当才是关键。
 
三、防擅自停药 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值也不能停药,否则容易回到治疗前的水平,引起“停药综合征”或诱发更加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有些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看到血压恢复正常,便擅自停药。结果没几天,又出现血压回升反弹现象。正确的做法是,待血压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力争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四、防主观臆断 有人虽通过健康检查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但自感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也就不当一回事。事实上,高血压的程度与症状并不成正比,没有症状并不表明血压不高;症状很多,血压也不一定很高。所以说,即使没有头晕、失眠等高血压的症状,如果发现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也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并遵医嘱服药。
 
五、防追求速效 某些患者服药一味追求降压效果,一时看不到效果就产生急躁情绪。其实,降压讲究的是平稳、有效,尤其是平稳更为重要,因为血压的波动往往是引发卒中的诱因。如果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而忽视血压的平稳,有可能导致心、脑、肾的供血不足而产生严重后果。
 
六、防多多益善 在降压过程中,有人错误地认为药吃得越多,血压就会降得越快,甚至自作主张增加剂量和增加降压药的种类,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
 
七、防因噎废食 “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也同样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如服用甲基多巴,可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卡托普利会引发咳嗽、皮疹等。某些患者在服用某一种降压药过程中容易走极端,一旦遇到不良反应,即对服药降压失去信心,转而停止服药,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
 
八、防睡前服药 人的血压在一日中以午夜最低,入睡后的血压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睡前服用降压药,因血压自然下降因素再加上药效作用,会导致血压下降幅度较大,再加上夜间血流量减少,血流供应量不足,容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出现失眠、失明、偏瘫等症状,所以高血压患者切忌在临睡前服药,以防夜间发生意外。
 
总之,高血压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自我调控,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调节饮食,并在配合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到了以上八个方面,危害性就会大大降低。

标签:高血压   自我调控   药物治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