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小儿更容易患上感冒,这与他们机体的生理特点,及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那如何做好预防呢?研究表明,适当锻炼对寒冷的耐受,可以提高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日前,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于绩溪组织的义诊会上,前来咨询的父母普遍说自己的孩子动不动就“感冒”。记者发现,孩子几乎个个被捂得严严实实的,在秋风送爽的季节,好多孩子却长了一身痱子。父母解释:“不能让孩子受凉,他一受凉就感冒!”
而上海“外籍居民子女学校”的孩子呢?学校倡导学生步行甚至跑步上学,并将此视为晨练的一部分,冬天、雨天,也是如此;学生自带午餐到校,午餐是家长自做的三明治、饭团等方便食品,中午孩子们就吃冷的,原因是,要锻炼肠胃;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我们也会注意到,日本孩子的衣服总是比成人穿的少,冬天的校服是短裤和短裙!
研究表明,适当锻炼对寒冷的耐受,可以提高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采访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周传伟
1、孩子为什么更爱生病
小儿更容易患上感冒,这与他们机体的生理特点,及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
免疫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是天生完善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每当感染性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就会把信息贮存在自身的“记忆库”中,如在下一次感染时,就能对这种病原体发动较为有力的进攻。
而出生后还没有患过感染性疾病的宝宝们,“记忆库”里还是空荡荡的,因此其免疫系统是很薄弱的。在医学上,有人把6岁以前的宝宝的免疫力,称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这是宝宝们相对成人来说,为什么更容易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小儿各个脏器发育均不成熟,例如他们的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一旦受到外来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很容易发生炎症。
调温系统:
人是恒温动物,体内有一套自控的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则分布在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在寒冷环境中,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温度感受器,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兴奋起来,并将兴奋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中枢会立即命令机体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从而使体温上升。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温度感受器同样会兴奋,并将兴奋传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皮肤的血管扩张了,增加了皮肤的血液流量,这样有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失;同时汗液的分泌也增多了,这样通过水分的蒸发,也增加了散热量,等。
如此,使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医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下丘脑,只有在接受气温变化的刺激下,才会增强体温的调节能力。而孩子初为人,一则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善,二则,接受气温变化的刺激还很少,因此,“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自然就较弱。
这也是孩子相对更易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季节更替时。
2、“一受凉就感冒”是假象
西医理论认为,感冒多是病毒引起的,感冒所出现的症状,均是机体为了驱赶病毒而做出的自身防御。
常见的引起感冒的病毒,如鼻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埋伏在孩子的呼吸道腔内,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抵抗力和病毒力量相当,病毒被抑制住了,处于休眠状态。
如果孩子过分受凉,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会导致鼻腔、咽喉乃至支气管的血流减少,这样就打破了病毒和免疫力之间的平衡,病毒立刻活跃起来,给人“一受凉就会感冒”的假象。
中医则从外因上说,感冒,是六淫(自然界中存在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侵犯人体而致病的,其中风邪为六淫之首,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所以古代医家将感冒称为“伤风”。
为什么宝宝越捂越容易生病?
原因是,小儿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加上小儿喜欢运动,如果穿得过多就容易出汗,出汗时毛孔大开,若遇到冷风,汗毛孔因调温功能弱而不会立刻关闭,外邪直入,就导致了感冒。
为什么穿得相对少一些,就可能不生病?
如果宝宝适当地少穿一些,感觉有些冷,运动后也不容易出汗;而且感觉有些冷,全身的毛孔都是收缩的,紧闭的,即使吹了冷风,也很难侵入体内,对身体的伤害就不会太大。
民间有句古话:“若要宝宝安,常带三分饥和寒”,是有道理的呵!
3、生点小病免疫力慢慢变强
重要的是要允许宝宝生一些小病,这样人体的免疫力才会慢慢地强壮起来。
如果小儿感冒后出现39.5℃以上高烧、患儿已不能喝水、患儿精神差,出现嗜睡或不易叫醒,甚至出现惊厥、患儿平静时有喉喘鸣声等的时候,请及时送医院就诊!
但是,如果小儿只是有点咳嗽、食欲不振,或伴有轻度的呕吐、腹泻,发热也不超过39℃,而且患儿的精神不错,呼吸也没有明显地增快,这时父母可以自己运用食疗和按摩的方法,帮助小儿减轻感冒的症状。
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的。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就可用生姜红糖水为其祛寒,在水里再加2~3段一寸长的葱白,葱白有发汗的效果。
2岁以上的宝宝发烧,父母可以帮其按摩:先搓宝宝的脚心,把热往脚下引,把脚搓热了再搓小腿,小腿搓热了再搓手、膀子、后背,最后是小儿的耳朵。按摩时要轻、要慢、要多喂宝宝喝水。
如果宝宝还持续发烧,可用温水帮他擦身,用毛巾把宝宝身体擦热、擦红,给宝宝的身体散热。
治疗顺序是,先喝葱姜红糖水,再按摩。
如果小儿发烧,手脚不冷、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黄且气味重、眼睛发红,这说明小儿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应该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小便,身体里的热才会随尿排出,体温才会下降。
孩子自己抗过去一次病,抵抗力就会增加一分,这才是孩子自己的抵抗力!
- 上一篇: 秋天宝宝流鼻血或危及生命
- 下一篇: 改善儿童过敏体质中医最有招